本文摘要:
自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变化和中国宏观经济变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从2000年开始由不平衡发展转变为协调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变动新世纪以来,经常出现从高位变动到波幅变窄的稳定化倾向。据计算,中国经济变动标准差从区域经济不均衡发展的3.076锐减到协调发展阶段的1.333,减少了约56.7%。 根据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变动的分离计算,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变动幅度依然大于东部地区,而且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阶段中西部地区的比较变动幅度更小,只有全国经济变动的78.3%。
自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变化和中国宏观经济变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从2000年开始由不平衡发展转变为协调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变动新世纪以来,经常出现从高位变动到波幅变窄的稳定化倾向。据计算,中国经济变动标准差从区域经济不均衡发展的3.076锐减到协调发展阶段的1.333,减少了约56.7%。
根据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变动的分离计算,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变动幅度依然大于东部地区,而且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阶段中西部地区的比较变动幅度更小,只有全国经济变动的78.3%。在2000年前后常见的中国经济变动幅度稳定化趋势中,中西部地区的贡献率高达95.2%,低于东部地区的贡献率。由此可知,研究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变动的稳定现象需要从空间经济水平着手。

虽然在宏观经济扩大或膨胀的过程中预示着国家的宏观调控,但宏观调控集中在空间经济中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变化出现。这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变化的背后是经济资源的重新配置,甚至是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这反过来可能会对中国经济变动产生最重要的影响。
因此,明确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变化与中国经济变动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问题,对构建中国区域经济协商、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1文献综述现有文献指出一国国内的区域经济发展与该国的经济周期密切相关。在国外,Ellen关注国家级经济周期与该国内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他的研究发现了国家经济的周期性变化,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同时不存在行业效应和地区效应1 ); IEO公开发表了区域经济周期和国家经济周期的研究报告,通过大量数据分析了美国各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及其变动与美国国家一级经济周期的内在联系及其影响机制等问题2 )。Owyang等人研究了美国50个州的经济发展状况,结果发现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美国各州之间经济变动的特征没有差异的原因是不同的3 )。
国内方面:刘树成等人从工业经济发展的角度研究了区域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及其波动问题,发现工业经本文在毕业论文网http://www.lw54.com上收集整理的经济波动中不存在更明显的区域间差异4 ); 魏后凯发现中国各地区工业的快速增长对经济变动的反应程度没有相当大的差异,在宏观经济扩张阶段,地区间增长速度差异小,中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领先得多,但在宏观经济调整阶段这个地区间的快速孙天琦、彭晓莲分析了中国各地区和全国经济变动的同步性问题,中国地区经济周期在长度、深度、形态等方面无差异,周期形态方面6-7 ); 丁纪岗指出,改革开放后,中国地区经济变动的内在关联性大幅增强,但中国各地经济变动的协同性逐渐减弱,地区间的差异性逐渐增强8 )。黄贾琳通过建立三部门RBC模型,分析了中国宏观经济波动周期的特点和财政政策的效应问题9 ); 苗文龙等结构一,包括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三个单元的多区域动态随机一般平衡理论模型,分析了政府支出、货币供给对各地区经济周期的政策效应10 )。因此,这些研究指出,建立多区域动态随机一般平衡模型在技术上是不现实的。为此,本文引入区域经济政策变迁变量,开展标准动态随机一般平衡模型,构建两阶段、分区域动态随机一般平衡模型13 ),试图分析区域经济政策变迁对中国经济变动的影响及其机制。

3数据和校准高频数据可以大幅度提高模型的仿真质量,但中国的初始数据大多是年度数据,因此本文使用年度数据。除本文特别明确记载的原文外,1978-2008年中国的产量、投资、就业人数、消费、工资等数据来自《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资料汇编》,2009-2011年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资料年鉴2012》。
在这里,产量用于国内生产总值指数,换算成以1978年为基础的实际值。投资统计资料年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指标,用同样的投资价格指数换算成以1978年为基础的实际值。
由于到1991年为止的统计资料年鉴没有发表同样的投资价格指数,所以到1991年为止的这个指标被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取代了。政府支出是用统计资料年鉴的财政支出指标描绘的,有效消费支出是统计资料年鉴的最终消费支出,最终消费和财政支出的差额是个人消费支出,全部按消费价格指数换算成以1978年为基本期间的实际值。
由于没有关于劳动时间的详细统计资料,本研究用于更换员工人数。资本存量Kt使用单壳的计算方法展开推定12 )。融合几个文献和上述数据,展开文中相关参数的推定和校准的结果如表1、表2右图所示。
4仿真分析参考屠俊明的研究思路,对区域经济不均衡发展阶段(全称第一阶段)和协调发展阶段(全称第二阶段)的模型分别展开仿真13,比较仿真结果(温表3 )和现实经济展开, 第二阶段总投资变动比第一阶段上升了约48。
本文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变,与,中国,宏观经济,开云体育app
本文来源:开云体育-www.qianyinq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