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文摘:通过对“循环经济”和“信息化建设”两个指标概念的解读,从8个方面阐述了信息化建设对循环经济的推动作用,阐述了信息化建设是用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战略环节。关键词:信息化建设;用科学发展观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的基本方针和目标。各级政府在发展战略规划中都提到了“循环经济”和“信息化建设”这两个最重要的指标,这似乎与国家回归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有关。
文摘:通过对“循环经济”和“信息化建设”两个指标概念的解读,从8个方面阐述了信息化建设对循环经济的推动作用,阐述了信息化建设是用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战略环节。关键词:信息化建设;用科学发展观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的基本方针和目标。各级政府在发展战略规划中都提到了“循环经济”和“信息化建设”这两个最重要的指标,这似乎与国家回归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有关。
胡锦涛总统在中央人口、资源与环境座谈会上强调,“要着力提高经济快速增长的质量和效率,努力实现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率的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相互协商,极大地保持和加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循环经济最早是由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D.Pearce)和特纳(R.K.Turner)在他们的著作《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收割者惠特谢夫1990》中提出的。它利用生态规律,将社会经济活动确定为“从33,354种资源中生产33,354种资源,消耗33,354种可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构建“低铁矿、低利用、低废气”,最大限度地利用转移到生产和消费领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经济运行效率,超越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相互协商,达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
它以“3R”为原则,即“减量化”,节约全部资源,增加污染物废气;“重复利用”,拒绝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率,产品和纸盒在最初的形式中多次使用;“循环利用”(Recycle),商品已经用于功能后拒绝使用,需要新的成为可再生资源。2004年,中国GDP约占世界总量的4%,但却消耗了世界可再生能源的12%左右,淡水的15%,氧化铝的25%,钢材的28%,水泥的50%。与此同时,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水土流失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7.1%,荒漠化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草原开发面积约三分之二。

以中国目前的经济总量,不可能通过扩展原有的快速增长模式来避免能源、资源和交通瓶颈的约束。可持续发展战略排斥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循环经济无疑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唯一经济表现形式。因此,中国的发展只能减缓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回归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充分发挥的循环经济道路。
“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过程,是社会生产向“信息时代”转变的明显特征。它通过收集、开发、处理和处置各种信息,整合和构建,自由选择服务,超越了资源配置、管理改进和效益提高的“目的”。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科研、资源利用、产业规划调控、城乡建设研发、国防、环境监测、企业管理、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循环经济”也是这么大的“目的”。
发展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是提高技术水平。还包括清洁生产技术、信息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再利用和回收技术、资源再利用和替代技术、环境监测技术和网络运输技术等。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个部门的广泛应用,以及清洁生产技术和能源综合利用技术的渗透,将成为建设循环经济的关键途径。因此,信息化推进“循环经济”是基于“3R”原则,可以在多方面发挥作用:(1)构建全社会环境监测管理体系,提高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能力,提高环境监管现代化水平,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我国环境保护信息化工作已经切实可行,创建了国家、省、市环境信息管理系统,积极开展了一批环境信息应用,积累了大量环境信息资源;为政府部门和公众提供了各种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国家环境数据中心建设已初具规模,环境统计、环境质量、生态遥测调查等专项数据已整理入库。(2)各行业应用信息系统建设。
中国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灾害预测和农业产量估算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地研究所应用现代遥测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创建了“华北草地牲畜平衡动态监测系统”,使我国近10年数百人在短短7天内完成了草地资源管理;目前,“国家城市规划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和“国家风景名胜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已在建设领域完成;纺织企业生产自动化监控管理系统、车间空调能源监控系统、印染企业生产过程在线检测系统、自动化清洁生产平台等为建设节约型纺织工业做出了贡献。在煤炭行业,“山西煤矿瓦斯监测网络系统”已经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但是,煤炭行业的信息集成系统、4D煤矿安全生产地理信息系统、救灾决策指挥系统等将无法充分发挥作用。交通行业的综合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大面积溢油应急系统及其成套环保技术、交通安全保障系统、港口基本危险事故控制系统等交通安全基础关键技术也被列入“十一五”规划。
其他行业也有很多类似的工作,比如电力、钢铁、石油、水利等等。(3)为R&D资源(不包括自然、社会、人文等)创建设计R&D系统。)。
比如创建各种基础数据库,用于优化数据集的存储、处理、集成和导出,以电子虚拟世界的方式积极进行设计、批量生产、运营和评估,可以极大地节约资源、资金和时间,并且整齐有效地超越“还原”原则。比如中石油、中石化将虚拟现实等技术应用到石油勘探研究中,对样品进行动态图像分析,大大提高了铁矿石的成功率。同时,E-science、Grid等前沿项目已经开始在国内科研和高校试运行;更不用说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了。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信息化建设”对“循环经济”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从几项成果来看,还是从改进升级来看。由于“循环经济”是未来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已成为结构性“循环经济”的关键战略环节。抓住这一关键战略环节,就能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使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调控有序、持续增长、务实加速。
因此,我们可以在大力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同时,教育自然,造福人类,教育人民,建设全民小康社会。列表请求指出了来源。原地址:http://www.lw54.com/html/fazhan/20181222/8042356.。
本文关键词:开云体育app,如何,加快,城市,信息化,建设,推进,循环,经济
本文来源:开云体育-www.qianyinqiao.com